新闻动态

专业生产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及系统

夯实燃料电池产业基础 构建绿色氢能产业生态


发布时间:

2022-07-28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夯实燃料电池产业基础 构建绿色氢能产业生态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政产学研用资本等高效协同下,我国氢能产业获得长足进步。在政策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等国家专项政策接连出台,为中国氢能行业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技术及产品层,自主化燃料电池及其关键零部件技术逐步成熟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为零排放的能源利用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截至2023年底,中国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有量超过2万辆,成为全球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最多的国家,建成417座加氢站,位居全球首位。其中,京津冀城市群累计推广25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积极探索跨区域生产原料及工业制成品运输等特色应用场景;上海城市群累计推广2300余辆燃料电池汽车,积极探索网约租赁等特色场景。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启用1200多辆燃料电池汽车为赛事提供运输保障服务,累计运营里程超过375万公里,消耗绿氢24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00余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重大国际活动中大规模成功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向全球证明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可靠性,提振了产业发展信心。为践行“可持续发展”和“节俭办赛”理念,冬奥用车赛后转化为北京、张家口公交车继续为市民提供绿色出行服务。此外,氢能在冶金、化工、储能等领域发展迅速,2022年河钢集团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全线贯通;2023年中国石化新疆库车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同年,国内首个兆瓦级氢储能项目在六安投产。据专家预测,未来十年氢能产业的总产值超10万亿元,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

整体来看,我国已经在氢能产业政策体系建设、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涵盖氢能制、储、运、加、用及燃料电池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各环节的完整产业生态。但要实现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仍需要在加快技术创新、深挖市场潜力、提升保障能力等方面做出努力。